201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真題解析三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1-10-22 20:23:15
四、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答案:1.產權明晰化的含義是什么?為什么實現產權關系明晰化有助于提高國有企業的效率?
產權是一種通過社會強制而實現的對某種經濟物品的多種用途進行選擇的權利,明晰的產權具有排他性、可分割性或可分離性、可轉讓性,并需被有效保護。
產權明晰對國有企業的健康、高效發展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1)產權明晰有利于明確界定交易界區;
(2)產權明晰有助于規范交易行為;
(3)產權明晰有助于使交易者形成穩定的收益預期;
(4)產權明晰有助于提高合作效率;
(5)產權明晰有助于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解析:見(選擇題第9題+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精粹論述題第6題后半段)
2.試分別闡述“社會利益論”、“金融風險論”及“投資者利益保護論”關于金融監管必要性的理論。
答案:(1)社會利益論。該理論認為,金融機構追求盈利的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也同時增加,但通常風險成本并非由其自身全部承擔,而是由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社會經濟體系來承擔,從而致使社會公眾的利益受到損害,為了保護社會公眾利益,降低社會福利損失,需要由代表公眾利益的國家授權機構來進行金融監管。
(2)金融風險論。該理論認為,金融風險具有三大特性:①金融業本身就是高風險行業,在經營過程中時刻面臨各類風險,金融機構追求高收益的沖動擴張行為又加劇了其內在不穩定性,一旦社會公眾對金融機構失去信任而擠提,其就可能發生支付危機甚至破產;②金融業的危機往往不會僅局限在體系內部,而是快速蔓延至整個國家甚至引發區域性、全球性的金融動蕩;③ 金融體系的風險直接影響著貨幣制度和宏觀經濟的穩定性。正是由于金融業和金融風險的這些特性,決定了必須對其實施監管,以確保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定。
(3)投資者利益保護論。在現實金融界運行過程中,存在著大量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這將可能使擁有信息優勢的一方利用這一優勢損害信息劣勢一方的利益,為了給予投資者一個公平和公正的投資環境,需要進行金融監管。
解析:見(貨幣銀行學精粹論述題第3題)
上一篇: 201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真題解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