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商學院成立于1997年,學院的愿景和使命是“躋身中國一流商學院之列,創新管理知識,培養商業領軍人才,推動社會繁榮進步”,以“厚德、博學、創新卓越”為價值觀。
商學院的源流可以追溯到1937年成立的廣西大學經濟學系,中共“一大”代表、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李達先生擔任系主任。施復亮、楊時展、張先辰、漆琪生、周伯棣、石兆棠、張人價、薛暮橋、李鐵民、王澹如、王學膺等一批名家曾在這里任教。
學院目前擁有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學院同時還有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是廣西最早有資格培養MBA的院校,也是目前廣西唯一具有培養EMBA資格的院校。2018年,應用經濟學被納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計劃,2019年,應用經濟學進入軟科評估應用經濟學的前16%(第42位)。
學院7個本科專業為: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學、旅游管理。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被認定為2019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工商管理專業被認定為2019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經濟學專業被認定為2020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工商管理專業同時是教育部評選的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截止2021年6月,學院共有153位在編教職工,125位全職教師。全職教師中,48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5位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匯聚了多名國內知名經濟學家、金融證券專家,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九屆集體學習主講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先進會計工作者、國家旅游業青年專家、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專家、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和廣西大學君武學者。
學院設有中國·東盟金融開放門戶研究院、中國邊疆經濟研究院、中國廣西自由貿易區創新研究院、中英區塊鏈產業研究院、廣西發展戰略研究院、廣西特色文化與旅游研究院、馬克思主義生態經濟發展研究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經濟發展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截止2020年5月,學院共有學位項目在讀學生4151人,分別在本科、博士、碩士、MBA、EMBA等項目中學習,包括來自越南、老撾、韓國、柬埔寨等十余個國家的留學生160多人。
學院辦公大樓建筑面積超9000平米,教學科研和實驗設施較為完備。其中,經濟與管理實驗中心是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也是廣西首個經管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設有文獻庫,現有經濟與管理類藏書及各種紙制文獻資料6萬余冊(本),面積5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50人閱讀。
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具有特色和優勢,是廣西大學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依托學院。近15年來,一直在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16年為中國賽區冠軍,代表中國出征全球賽,獲得季軍。“學創杯”全國大學生綜合模擬大賽總決賽中,囊括過大賽特等獎和“學創之星”殊榮。2018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MBA專項賽和網絡信息經濟專項賽中,榮獲全國決賽銀獎。除此之外,學生在體育競技中也表現突出,2018年在首屆國際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中榮獲冠軍。
二十余年來,廣西大學商學院已形成完整的學科結構、優秀的師資隊伍、豐富的教學體系,培養了本碩博人才3萬多人,校友遍布全球各地,活躍于政界、商界、學界,是一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
近五年來,學院獲得國家基金項目3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68項,橫向科研項目68項,科研經費合計2962萬元。發表學術論文676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國內高水平核心期刊論文266篇,《Tourism Management 》等SSCI論文13篇,SCI論文5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18篇,出版學術著作68部 ,出版教材12本。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項25項。
未來的發展之路,學院將做好十四五規劃,以金融學和邊疆經濟學為引領,打造面向東盟金融開放、文化與旅游、邊疆經濟、區塊鏈研究、自貿區研究等多個重點學科,向著建設一流商學院的方向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