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數據結構(90/150)
一、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各種數據結構的特點和基本方法,著重考察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夠用C/C++、Java語言或偽代碼描述數據結構中的算法。
二、考試內容
(一)緒論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數據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
算法的定義和應具有的特性,算法設計的要求,算法的時間復雜度分析和算法的空間復雜度分析。
(二)線性表
線性結構的特點、線性表的定義,線性表的基本操作;
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對其進行檢索、插入和刪除等操作;
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單鏈表、雙向鏈表和循環鏈表這三種鏈表形式的存儲結構和特點以及基本操作。
(三)棧和隊列,遞歸算法
棧的定義、結構特點及其存儲方式(順序存儲與鏈接存儲)和基本操作的實現算法;
隊列的結構、特點及其存儲方式(順序存儲與鏈接存儲)和基本操作的實現算法。
遞歸的基本概念和實現原理以及用遞歸的思想描述問題和書寫算法的方法;
用棧實現遞歸問題的非遞歸解法。
(四)數組和串
串的基本概念、串的存儲結構和相關的操作算法;
數組的存儲結構,在順序存儲的情況下,數組元素與存儲單元的對應關系;
稀疏矩陣的存儲結構和特點以及基本操作。
字符串匹配算法(例如KMP算法)。
(五)樹和森林
樹的結構和主要概念,各種二叉樹的結構及其特點;
二叉樹的三種遍歷方法的實現原理和性質,能將二叉樹的遍歷方法應用于求解二叉樹的葉子結點個數、二叉樹計數等問題,遍歷的非遞歸實現方法;
線索化二叉樹的結構和基本操作;
森林的定義和存儲結構,森林的遍歷等方法的實現;
基于霍夫曼樹生成霍夫曼編碼的方法;
AVL樹的定義和特點以及AVL樹調整操作的實現原理;
最優二叉樹的構造原理和相關算法。
(六)圖
圖的各種基本概念和各種存儲方式;
圖的兩種搜索方法和圖連的連通性;
兩種最小生成樹的生成方法;
各種求最短路徑的方法;
用頂點表示活動和用邊表示活動的兩種網絡結構特點和相關操作的實現算法。
由于篇幅有限,無法為同學全面展示,想要了解更多,請點擊下面附件進行下載。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