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環境科學綜合》包括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毒理與健康等3部分。
一、考試內容
1、《環境監測與評價》部分
《環境監測與評價》包含環境監測與環境評價兩個領域,主要涵蓋了環境監測基本分類、基本概念、目的、特點和不同環境介質監測的方法與技術原理;生態環境系統與環境影響與評價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法律法規;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工程分析、環境風險評價、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評價的方法與內容。
考試目的是考查考生對環境監測基礎知識、環境評價基礎知識的理解,對于環境監測和環境評價相關理論的掌握,對于環境監測數據的分析與計算,對評價技術方法的應用,以及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環境規劃與管理》部分
《環境規劃與管理》內容分為環境規劃與環境管理兩大部分。涵蓋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主要方法及應用。重點講述內容包括環境問題的認識與分析、環境規劃與管理領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指標體系、環境規劃的程序及方法,現行環境管理的政策體系、主要管理措施,環境管理的依據與評估方法。
考查考生掌握系統進行環境決策的方法以及如何進行各類生態環境領域的專項規劃。考察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綜合能力。
3、《環境毒理與健康》部分
《環境毒理與健康》涵蓋環境毒理與環境健康兩個部分,是本專業本科課程的專業必修內容之一。重點講述環境毒理與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論與評估的技術方法,包括環境污染物毒性、人體對環境污染物的暴露特征與暴露行為、環境污染物對人體產生健康風險和危害的過程;涵蓋環境污染物及其在環境中降解和轉化產物對機體相互作用的一般規律,毒物化學結構和毒性以及影響毒作用的因素。
考試目的是考察學生對環境毒理、環境健康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運用相關原理、技術和方法識別環境污染物的毒性及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解決環境與健康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 考試基本要求
《環境監測與評價》部分要求考生掌握環境監測的基本概念、監測方案制訂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則、樣品的常用處理與測試方法、數據分析和質量保障的一般手段;要求考生掌握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概念與理論、環境評價內容、技術與方法應用,以及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現狀。
由于篇幅有限,無法為同學全面展示,想要了解更多,請點擊下面附件進行下載。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