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目標
本科目考試的主要目標是:考察考生對自動控制原理考試大綱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與方法掌握的熟練程度;考察考生的計算能力和基本技巧的熟悉程度;考察考生對自動控制原理應用方面的了解情況。
二、考試基本要求
1. 熟練掌握本考試內容中涉及的所有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熟練掌握控制系統模型(微分方程、傳遞函數、頻率特性)的概念、獲得方法和相互關系;
3. 熟練掌握系統結構圖簡化、根軌跡繪制、奈氏圖繪制、伯德圖的繪制與應用;
4. 熟練掌握連續和離散控制系統性能分析的各種方法;
5. 掌握控制系統設計的超前與滯后校正方法,特別是PID以及改良PID的方法;
6. 掌握本質非線性系統的描述函數和相平面分析方法。
三、考試形式與分值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與題型結構
本試卷基于理解與計算、分析與證明、綜合與提高的原則,題型一般包括填空/選擇/判斷、分析、計算與應用題,也可能包括證明題等。
四、考試內容
1.控制系統導論
1)自動控制系統及其任務、控制的基本方式(開/閉環控制)、負反饋控制原理
2)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分類、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掌握由系統工作原理圖畫出系統方塊圖的方法
2.線性連續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
1)動態(微分)方程的建立及線性化
2)拉普拉斯變換、反變換及應用
3)傳遞函數、元部件的傳遞函數、典型環節
4)結構圖的建立及等效變換
5)信號流圖,梅遜增益公式及其應用
3.線性連續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
1)時域響應及性能指標
2)一階、二階系統的時間響應及動態性能
3)高階系統的時間響應及動態性能
4)線性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5)線性系統的穩態誤差
6)改善系統性能的措施
4.根軌跡法
1)根軌跡的概念
2)常規根軌跡和零度根軌跡的繪制
3)廣義根軌跡
4)利用根軌跡定性分析系統性能等應用
5.線性系統的頻域分析
1)頻率響應及頻率特性概念
2)典型環節頻率特性和系統開環頻率特性
3)奈奎斯特穩定判據、對數頻率穩定判據及其應用
4)穩定裕度(量)的概念、計算與應用
5)開環對數頻率特性與系統穩態性能、動態性能的關系
6)閉環頻率特性的特征量與時域指標之間的關系
6.線性系統的頻域和PID校正
1)頻率法串聯校正的一般概念
2)頻率法超前/滯后校正
3)PID控制器及其參數整定方法
4)PID控制器的應用及其改良
7.線性離散控制系統
1)離散系統、信號的采樣與保持
2)z變換理論、脈沖傳遞函數概念,離散系統的數學模型及其求解
3)離散系統的穩定性分析和穩態誤差計算
4)計算離散系統動態性能的一般方法
8.非線性系統理論
1) 描述函數概念、方法及其應用
2) 相平面概念、方法及其應用
五、參考書目
[1] 胡壽松.自動控制原理(第七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
[2] 黃友銳,曲立國著. PID控制器參數整定與實現[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注:前兩章)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