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2012年9月17日(記者 豐捷)報道:
看新時期北航如何騰飛
——專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懷進鵬
臨近60周年校慶,以“中國航空航天工程師搖籃”著稱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以一連串人才發展的大動作啟動面向未來的騰飛引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日前揭牌成立,五位國際頂尖科學家入駐北航;同時,承載未來5年人才培養與知識創造宏偉規劃的《人才行動計劃白皮書》正式發布。
“白皮書”顯示,未來5年,北航將以“百萬年薪,千萬配套”的力度延攬人才,將在本科教學中全面推行導師制、書院制,將通過產學研合作培養特色型研究生。北航將這一涵蓋創新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質量提升的恢弘之舉冠之以“長城行動計劃”和“藍天行動計劃”。北航校長懷進鵬表示,白皮書宣告了北航在未來5年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打造卓越師資隊伍的決心與愿景、目標與思路、辦法與舉措。北航將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學術前沿,實現人才培養和知識創造的雙輪驅動,著力構建優秀人才和新知識、新思想的孵化器。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北航人將如何邁開夢想的腳步?
記者:未來,北航將如何持續打造世界一流的教師隊伍呢?
懷進鵬:作為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北航匯聚了17位兩院院士、14位“千人計劃”專家、41位“長江學者”、18位“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和3位國家級教學名師等高端人才,卓越的師資隊伍成為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堅實基礎。
將來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藍天人才行動計劃(2012-2016)”重點提出:匯集卓越領軍人才和學術大師。北航建設以“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為主要內容的人才特區,以“百萬年薪、千萬配套”的大力度人才投入,匯聚一批具有世界一流學術水平的學術大師,力爭引進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獲得者等海外著名學者;以學科為引領,支撐“金牌學科”沖擊世界一流,加強基礎研究與新興學科方向的超常規建設與發展,不拘一格引育各類高端人才著力引育卓越青年人才,構建人才綠色通道,吸引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通過直聘博導碩導機制等做好重點青年后備人才培養與支持,服務人才持久發展。
同時,我們將創新人才選拔機制。比如結合崗位分級聘任,突出業績導向,強化升降機制;推進基于“競爭、激勵、流動”的教師擇優選留機制;優化整體績效考評機制,持續推進并優化以育人質量、創新水平和社會貢獻為核心,基于關鍵業績指標的學院整體績效考核機制。
記者:一流的本科人才如何培養?
懷進鵬:按照“長城行動計劃(本科教育教學)(2012-2016)”的要求,未來北航將重點推行這樣的舉措:
北航在做好國家“試點學院”的基礎上,將不斷夯實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和教育教學質量工程,推廣學校“高等工程學院”、“中法工程師學院”、“華羅庚班”、“文科知行班”等實驗班的經驗,在全校大力倡導新開辦各類人才培養實驗班,制定契合各學院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規劃,優化創新選拔機制、實行大學中學聯動;積極探索研究型教學和本研一體化培養,本科和研究生課程互選、學分互認,部分研究生培養環節提前到本科階段,大力推進國際交流交換和聯合培養,積極與企業和研究所協同、共建等等;構建由七大類課程組成的通識教育體系,開展“通識”加“專業”的教育模式,改革或優化培養方案,全面實施“一制三化”(本科生導師制,推進學生個性化、小班化、國際化培養)和全英語授課,與國際一流大學接軌推行全英語授課,引進和聘請高水平國際化師資隊伍,致力于開展研究型教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同時,在學校全面推行導師制和書院制。從2012級開始,我們已全面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導師根據學生的個性和個體成長需求,對被指導學生進行思想指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和生活指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我們還將開展與歐洲、北美、日本、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著名高校的教育合作,進一步加強學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國際交流和交換,拓展學生的國際學習經歷。
記者:北航的研究生具有與眾不同的創新特質,學校將如何進一步加強培養呢?
懷進鵬:我們在“長城行動計劃(研究生教育)(2012-2016)”強調了幾個方面:首先,我們將從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的模式向培養學術型與專業型人才并重的模式轉變,建立理論與實踐結合、高校與企業聯合的開放式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堅持把課題研究取得的創新成果、應用案例、工程實踐方法及時納入到課程教學中,衍生出一批有特色的研究生課程。其次是改革招生分配政策,采取提前面試和預錄取等方法吸引優秀生源,根據不同學科特點,加大直接攻博、碩博連讀的比例,下放責權,讓學院和導師深度參與招生錄取全過程,進一步優化選拔方式,重點考察考生的學習興趣、科研能力、創新思維、發展潛能及綜合素質,構建博士生獎學金年限擇優延長機制,使潛心向學和有創新潛力的優秀學生能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
轉載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聞網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