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研究生信息網:12月14日,在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中宣部、中組部、教育部黨組在京召開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主持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講話。我校黨委書記許武參加會議并作交流發言。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論述,努力開創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黃坤明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一年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進展成效,強調要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增強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自覺性堅定性。要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扎實做好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新業績。
劉延東在主持會議時強調,各地各高校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好本次會議精神,站在新起點總結新經驗,著眼新征程謀劃新篇章,聚焦新要求落實新任務,全面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辦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
許武書記代表校黨委在會上作《聚焦‘“六有’要求 堅持紅專并進 努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交流發言(全文如下)。他表示,要將“六有”要求作為學校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重要內容,堅持不懈融入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將“六有”要求和“紅專并進”的校訓精神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積極引導學生將個人的青春夢與中國夢、科大夢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黨委宣傳部 新聞中心)
聚焦“六有”要求 堅持紅專并進
努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委員會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科大時強調“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學生,做有擔當、有作為的大學生,做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為我們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根本遵循。校黨委以不斷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為目標,堅持“六有”要求,堅持紅專并進,取得積極成效。
一、推動“六有”要求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立起來、化為實踐
將“六有”要求作為學校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重要內容,堅持不懈融入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是系統安排落實。研究制定《“六有”大學生培養方案》,形成長效培養機制。制定培養“六有”大學生、班集體、團支部等多個方案,夯實學生培養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基礎,將“六有”要求貫穿于入學到畢業各個環節、課堂到實踐各個場景。
二是突出價值引領。充分發揮校訓、校歌、校史的育人作用,把奏唱國歌校歌、出校旗、畢業宣誓等固化為學校的儀式制度。深入挖掘老一輩科學家和新時期一線科研工作者在校工作的先進事跡,將“科教報國”的科大精神寫進校史、代代傳承。總結傳承研究生支教團18年扎根西海固接力支教的志愿精神,廣泛開展“志愿服務達人”“最美團支書”“三下鄉”優秀團隊評選活動,發揮朋輩榜樣的引領示范作用,激勵廣大學生投身社會實踐、報效偉大祖國。
三是狠抓道德養成。創作“青春與信仰”“學習在路上”等多種形式的網絡文化產品,開展“感恩教育年”主題活動和“社團傳統文化月”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讀書、評書、薦書”活動,舉辦“高雅藝術進校園”、高水平人文講座,推進體育俱樂部建設等各種舉措,引導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
二、推動“六有”要求在高素質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中強起來、落到實處
將“六有”要求和“紅專并進”的校訓精神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一是融入教書育人。圍繞“四個統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師德師風標準是教師任職的首要條件,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環節實行“一票否決”。實施“名師名課工程”,發揮國家級教學名師史濟懷、程福臻等名師的榜樣力量,引導教師更多投入課堂教學,進一步提升教授為本科生授課的比例。與安徽省委黨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學校教師與省委黨校教師同上一門課,共同探索思政課教學形式創新,增強授課效果。省、校領導給學生講黨課已成為慣例,前不久,省委書記李錦斌同志為全校師生宣講十九大精神。
二是融入科研育人。每年組織全校學生開展“誠信”教育和“榮譽”教育,弘揚優良校風和學風,遵守學術誠信和學術道德,珍視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使誠信和榮譽理念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指南。深入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和大學生研究計劃,提升創新能力,鍛造求真務實、踏實做人做事的精神品格,鼓勵學生努力練好人生和事業的基本功,增強科教報國的本領。
三是融入管理育人。從選拔、考核、培養多個環節全面強化思政隊伍建設,打造政治和業務過硬的思政工作隊伍。加強心理咨詢隊伍建設,目前學校已有69位學工干部獲得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踐行“管理即服務”理念,實現“教、學、管”聯動育人,完善“學業追蹤”和“困難資助追蹤”網絡平臺建設,建立“隱形資助”等充滿人性關懷的學生資助體系,強化對學生的學業、心理和經濟困難的及時精準幫扶。
三、推動“六有”要求在科教報國中做起來、見到實效
積極引導學生將個人的青春夢與中國夢、科大夢有機結合,鼓勵學生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一是強化使命意識。每年組織新生觀看講述“兩彈一星”元勛、我校創校先賢郭永懷先生感人事跡的音樂劇《愛在天際》,舉辦思政與國防教育專題報告會,鼓勵學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沿著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盡一身所學報效祖國和人民。
二是強化創新意識。以大學生研究計劃、科技文化節、機器人大賽等品牌活動帶動校園科技創新氛圍營造,設立“青年創新創業中心”“學生創新創業苗圃”“極客中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挑戰杯”、“互聯網+”、機器人世界杯、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等國際國內重大競賽,并多次摘取大賽金牌。
三是強化擔當意識。將學生科技創新、服務社會取得的實績納入學分制管理。舉辦校領導為南極科考隊員壯行、研究生支教隊出征儀式等活動,勉勵同學們勇挑重擔、勇攀高峰,增強學生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擔當意識。學校培養的青年人才源源不斷涌現,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生力軍。潘建偉院士領銜的量子創新團隊成員多為“80后”“90后”,這群年輕的科大人構成了中國量子“夢之隊”的中流砥柱,續寫了科大故事的精彩篇章。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您填的信息已提交,老師會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系
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撥打以下電話
上一篇: 我校舉行2017年冬季學位著裝授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