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侗族“再生人”的一些研究
來源:在職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發布時間:2016-04-19 17:24:34
摘要:“再生人”是一個神秘而有趣的現象,古往今來都有不少關于“再生人”的記錄,但是這樣一個現象,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無論在科學層面還是文化層面,“再生人”都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侗族的“再生人”現象較之其他民族和國家,都是相對集中的,那么以侗族為切入點,淺談“再生人”是對理解研究整個人類有“再生人”現象是大有益處的。
關鍵詞:再生人;功能;文化
再生人,顧名思義,是再次有生命的人,他們延續了前世的記憶和靈魂,轉世投胎再到人世?!稗D世投胎”是佛教的觀念,在基督教中,是堅信人只有一次生命的機會,但“再生人”的案例并不只在盛行佛教的地域出現,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現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再生人的現象即是“達賴喇嘛轉世”,然而,此處討論的專指那些投胎轉世后還有對前世記憶的人。
一、現實案例:魔幻中的現實
湖南省懷化市坪陽鄉位于通道的最南端,處在湖南、廣西兩省的交界處,從1962年至2002年的40年時間里,這里共出現100多例“再生人”。一位名叫石爽人的中年婦女是極具特色的“再生人”。與其他土生土長的坪陽侗族人不同的是,她既能聽懂漢語也會說。石爽人并未受到過較好的教育,她說這都是她上輩子的記憶,“前世我是漢族人,是通道轉兵的,老家在那個地方,我到那里去跟(前世的)媽媽睡在一起,我就可以講漢話?!睋苏f,在她小時候兩歲左右就突然記起了前世的一些事情,長到七八歲上小學,聽到老師喊一個男同學的名字,這是她前世給兒子起的名字。她知道這是她前世的兒子,便對他好,經常悄悄地把好吃的東西放在他的抽屜里。男同學感到奇怪,回去和家人說,家人要他把女孩帶回家問問為什么這么做,石爽人才道出原委,前世是男孩的媽媽。
像石爽人這樣前世是人轉世投胎還是人的案例有很多,但還有前世是動物轉世成人的。坪陽鄉譜頭寨有個吳姓男孩,前世是一頭白豬,轉世投胎為人后,因尚能準確地認出曾經殺死它的屠夫容某而在當地轟動一時。2014年,筆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梅林鄉車寨村做調查時,也親耳聽到了關于“再生人”的事例,并看到了“再生人”本人。
平寨一位77歲的老奶奶石培念,在她7、8歲的時候,跟著她媽媽去平寨附近的寨明買米,走到寨明的時候,她遠遠地隔著一條河看到對面相思屯那邊有銀子一閃一閃的。第二天,她跟著自己的爸爸去相思找一閃一閃的銀子,到了銀子埋的地方,她指出銀子就在樓梯口下,別人都看不見,只有她可以看見,就像銀子放在水里一樣一眼就可以看到。據她說,她前世是相思的人,名叫潘老進,前世是幫別人放排到廣東的工人,以此為生。后潘老進娶了一個老婆,可是沒過多久潘老進就得病去世了,他老婆就改嫁到平寨。后來,潘老進就投胎到平寨自己前世老婆的肚子里,轉世變成了女兒身。
科學界對此至今無法給予一個準確的定論,有的專業人士給出的解答是記憶在時間上的錯誤導致了“再生人”的現象,有的提出了“生物電”這樣一種物質來解釋這種現象。除卻科學界對“再生人”現象的研究,人類學對“再生人”也多有關注和自己的學科理解。
二、生死輪回:時間與地域的二重奏
在筆者自己做調查的過程和翻閱資料的過程中,得知侗族是一個持有“萬物有靈”信仰的民族,在他們的世界里,石頭、樹木、河水、花草等一切自然物都是有生命有靈魂的。再者,從他們對“再生人”深信不疑,在他們的觀念中,陰陽是輪回的,此觀念同樣折射在“風雨橋”這樣一個極具民族特色的物質文化載體上。信仰在“再生人”這一現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此,筆者并不想詳談信仰在其中產生的作用,而是針對諸多“再生人”的案例提出一些大膽的猜想和另類的理解。
(1)“時間”的輪回
在接觸到的“再生人”案例中,諸多“再生人”的前世和今生的時間都不會太久。這個“太久”的理解即是,“再生人”的今生總還會有前世知道他的人存在在人世。這種“短暫”性不僅為“再生人”提供了與前世親人相認的的機會和可能性,也提供了驗證“再生人”這樣一種客觀事實的方法。如果“輪回”延遲的時間過長,那么無法驗證,就大大降低了“再生人”的可信性。
在查閱的資料中,也有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再生人”,從中可知的是,并不是每一個“再生人”在時間的輪回上都是如此“迅速”而“及時”的,但也不會像達賴喇嘛那樣一圓寂就投胎那么“精確”。所以在侗族的“再生人”案例中,“時間”這一概念顯得非常的有彈性又恰到好處,這樣的“恰到好處”會有其實際的功能,這一點再接下來的談論中會說到。除了“時間”上的輪回,“空間”的輪回也是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2)“地域”的輪回性
從前文提到的“再生人”案例中可知,地域的輪回性和時間的輪回性一樣,具有一定的彈性。在地域上,侗族“再生人”今生的出世的地點和前世生活的地點不會相隔太遠,這和時間的輪回性一樣提供了一個可驗證的機會。在地域上,今生和前世的親人相認又可分為三種情況。一是自家再認。自家再認即在地域上,“再生人”的今生投胎到自己前世所在的家庭,有可能自己前世就是今生母親的情人或者其他親屬。二是別家再認。別家再認即是在地域上,“再生人”的今生投胎到與自己前世所在的家庭并無牽連的家庭里。三是無家可認。這里的無家可認指的是前世并非人類而今生是人類的情況,前文提到的坪陽鄉譜頭寨的吳姓男孩即是這樣的例子。
在地域的輪回中,無可避免地會產生“倫理”上的矛盾,這在“自家再認”的情況中會更突出。然而,這是我們文化思維的結果,在調查過程中,筆者并未發現“再生人”的現象所產生的“倫理”問題是一個嚴重的矛盾。相反的是,對于“再生人”的身份,除了出于家人的擔憂在孩童小時候給他吃狗肉以忘卻前世的事,或是“再生人”由于前世的生活太過痛苦不愿再提及外,侗族人都是普遍懷著坦然接受的心理。地域的輪回不僅僅是一個客觀事實,還有其特定的文化意義。
三、 文化意蘊與功能:精神與現實的二重奏
在中國,除藏族的轉世靈童外,“再生人”現象在侗族出現的比例相對較高。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廣西、湖北等地,是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
筆者認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輪回”方式,這種“輪回”不一定以生命輪回的形式呈現。對于侗族出現的大量“再生人”現象,這不僅是侗族人“萬物有靈”信仰觀和陰陽觀結合的結果,也是其民族其生存的土地上所特有的輪回方式。在侗族“再生人”的生命輪回中,記憶的延續是其自然的結果,小到對家人家族的記憶,對個體物質的記憶,大到對文化的記憶,這些都是“再生人”所帶來的影響。那么在這些客觀的無意識的影響之外,“再生人”這一現象對“再生人”本身和其周圍的人都具有精神上的作用。那么這種精神上的功能體現在什么地方,又是如何運轉的呢?首先,對于“再生人”本人,他作為一個個體,親身經歷了“生死輪回”這樣的事,必使他對“萬物有靈”的信仰更加堅定。侗族人常有認石頭、河流、樹木做親戚的風俗,這樣的風俗與“再生人”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是互相呼應互相影響的。對于生活在“再生人”周圍的人,尤其是“再生人”前世的親人,這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歸宿。“再生人”前世的死因各種各樣,但無論如何,對一次生命的失去,當事人和親人都是痛苦和遺憾的心情。那么經歷過生死輪回的“再生人”在認親后,不僅僅自己找到了歸宿感,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前世親人的痛苦和遺憾。據調查和資料顯示,“再生人”大都能在認親后和前世親人保有較好的聯系和往來,這也是一種彼此的認可和相互依賴。
精神上的功能體現在歸宿感、認可和依賴中,但“再生人”現象的功能不僅僅止于精神這一層面。在現實生活中,它也發揮了一定的功用。這種功用體現在日常的親戚交往中,不僅僅能加深內部的團結,還能傳承一定的文化延續一定的記憶。記憶對于一個民族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記憶和歷史雖然不是重疊一致的,但對于一個民族的延續都是不可或缺的。
參考文獻:
[1]王涵.陰陽兩界的生命輪回―――貴州黎平縣述洞村侗族“再生人”故事調查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4(03).
上一篇: 淺談管理會計理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下一篇: 對目前中國真人秀節目現狀的解析